Fed高利率還要再1年! 通膨,CPI,PPI 潛藏意涵獨家解密 現在買債恐套?這招賺長多!《鈔錢部署》盧燕俐 ft.吳嘉隆 20230228

節目開始

那一般市場預估在高檔可能維持更久 老師認為可能會多久, 半年嗎 3個月 這個可以評估得出來嗎 通膨要降下來根本沒那麽容易, 然後華爾街一廂情願說 通膨放慢 通膨會捲土重來 會反撲, 大家好我是燕俐 歡迎收看鈔錢部署 美國公布的1月份PPI是暴增哦, 現在市場就預期通膨似乎又死灰復然 那麽美國聯準會的終端利率, 究竟會提高到多少 今天很開心是再度邀請到 好久不見的總經的分析師吳嘉隆吳老師, 吳老師你好 燕俐好 各位觀眾大家好, 好其實 我們今天影片上架的時間是 4天的連假 所以特別邀請吳老師來幫大家好好上課, 為什麽 因為最近 大家很火熱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 美國公布的1月份的PPI, 這個數字是 比原先預估中的還要高 所以市場上就熱烈討論說, 看起來好像通膨打不下來呀 那美國的CPI 極有可能又會比大家原先預估的還要高, 而且 這所謂的高通膨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 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想先請老師教導大家一下 為什麽PPI會被視為CPI的先行指標,

PPI是什麼? 和CPI與通膨有什麼關連性?

PPI P是producer 是生產者 生產者那一端的物價指數, 包括它的進料 半成品 成品等等 生產者那邊感受 人們感受到的物價, CPI是消費者 消費這一端的 消費者去買東西 從商品到服務, 到那個住房等等 消費者的開支 所面對的物價指數, 所以這個是消費端 這個是生產端 那麽一般來講從成本來考慮的話, 你會覺得說 成本的上漲先反映在生產者這一端 然後逐漸傳遞到消費終端這裡, 好像理論上是這樣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子 實際上還有另一個故事 就是如果, 衝擊不是從成本進來 是從需求端進來 現在需求暴增, 廠商先去化庫存 庫存消化得差不多以後要開始補貨 對n然後就由需求傳回去到生產者那一端, 所以大家都以為PPI是CPI的領先指標 那麽也有可能倒過來呀 是CPI是PPI的領先指標, 所以其實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看看你是衝擊從生產成本進來, 還是從終端需求進來 如果是從終端需求進來的話 廠商措手不及 沒有預料到的話, 它會先讓庫存來反應嘛 庫存會消下來嘛 然後庫存消下來之後, 它就要開始補貨嘛 然後趕快下單嘛 然後就從需求端傳到生產端, 然後另一種情況是從成本的反應 從生產端正常傳到需求端, 所以它這個其實是雙向 也就難怪說 為什麽PPI跟CPI的關係不是那麽直接, 但是華爾街一直傳統上從成本來考慮物價 所以它就會把PPI 解釋為CPI的領先指標, 就是生產端的成本變動 是消費端價格的領先指標, 是這個意思來的 沒關係 他們喜歡這樣 我們就配合演出 老師應該這麽說, 我們接受傳統的教育就是PPI 是CPI的先行指標 就成本觀點嘛 對, 所以我覺得老師剛剛解釋這一段 非常的棒 就是 其實又讓我們釐清了很多相關的原因, 我差別一下 說明這個差別 就是說需求端的意思 這一次疫情下來 供給不是緊張嗎, 供給短缺 可是 美國政府推出了很多刺激經濟方案 就把購買力打到家庭的手裡, 比如說各種補貼給你 那你就有了那個購買力 你去買東西 結果發現廠商的存貨就下降了, 就是景氣很好嘛 所以增加雇用嘛 現在不是就業市場很火熱, 很火熱嘛 原因就在這 就是需求端 就是政府的財政刺激 是需求端慢慢地傳回去生產端嘛, 所以這個傳導是雙向的 所以你很難說誰是誰的領先指標 其實老師我覺得, 你剛剛這番解釋 讓我聯想到最近的面板產業 好像有這個味道 因為庫存都已經清得差不多了 對, 然後接下來中國5月份 6月份 有些相關的購物節 所以現在最近面板股漲好多, 就是因為庫存清得差不多 那很多的品牌廠商必須趕快立刻補貨, 現在半導體也在等清庫存 就是因為疫情期間的話 可能有一些堆積, 那庫存清完了之後 就會出現一個存貨帶動的景氣擴張 就是要補庫存, 太棒了 老師接下來我們來幫大家釐清的是 那麽1月份PPI的暴增, 這個數字其實是在2月16號的時候公布 那麽公布的數字是 它是超過預期, 預期是5.4% 它公布出來6.0% 那這樣算是超過預期 然後大家就開始來做文章, 我們就很緊張 然後費半也大跌 好我們先跟觀眾朋友做一個說明, 就是說 現在的主題是聯準會的升息動向 那麽新的數據出來大家就去看,

美國PPI 高於預期 引發通膨攀升憂慮?!

那會讓聯準會更緊一點 還是更鬆一點 各種不同的數據或者不同的事件, 那比如說 烏克蘭那邊的戰爭如果惡化的話 那麽對物價會怎麽樣影響, 現在各種數據各種事件 都是被拿來放大檢驗, 會如何影響聯準會的升息動向 是這樣來 那麽這個PPI也是一樣, 因為之前 大家把PPI當做是CPI的領先指標 當然大家關心CPI, 這個通膨最關鍵的一個指數之一 所以PPI高於預期 沒有降下來的話, 大家就開始擔心 CPI也會跟著走高 對 但是我們剛剛解釋了, CPI要觀察有另外的觀察角度 其實不完全看PPI啦 那關連度不是那麽高, 但是可是即便如此我們看到的 是連續在下降中 你看從那個實際值來講的話, 8.7 8.5 8.0 7.4 6.2 6.0 它是在下降中, 這裡可以看出來 那PPI的下降中 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成分, 現在看起來 藍色的是食物 紅色的是能源 然後 綠色的是扣除食物跟能源之外的商品, 然後這個是服務 橘色的是服務 現在我們看起來 紅色的增加, 這個就是能源 油價又開始恢復上漲 這個能源影響 然後服務的部分還是堅挺, 去年之前的那個大漲 是漲在你看 看出來是橘色的這個部分就是服務, 服務的部分在漲 那大家知道 我們之前節目也講過 服務的背後不是原物料, 而是勞動力 人工成本 那現在看起來 本來這邊的話, 服務的部分有一點緩和 現在服務的話也沒有再降下去 就是服務的通膨沒有真的降很多了, 相比於這這個之前是有降 但是最近沒有降很多 那油價本來是跌的 現在最近又漲回去, 所以這個部分可能在反映油價 這是第一個 那第二個的話食物的部分的話大概, 這個下跌的部分是食物的部分 有稍微下跌 然後 能源跟食物之外的產品是這個綠, 這個綠色的部分也還正常 所以現在看起來 它沒有辦法再繼續走, 那個原物料下跌這個趨勢 來降低生產端的成本 這個訊息主要是這樣子, 那看起來就是符合聯準會說的 聯準會說服務的部分 沒有看到通膨放慢, 對 通膨數據有放慢 聯準會承認 那主要是原物料 那我們之前也說過原物料, 聯準會跟華爾街上課 通膨數據有三個成分 原物料大約占20%, 租金或住房成本大約占30% 將近40吧 30 現在可能上調, 然後 剩下的是服務的部分 服務的部分大概占50%或55%這樣子, 那服務的部分主要是看人工 人工主要看就業市場報告 就業市場的關鍵數據, 是每小時的薪資成長率 你看勞工部的就業報告 那麽多項目, 每月新增非農就業 和失業率這都大了 這個數據 再來 還有勞動參與率, 再來還有兼職比例 可是最關鍵的數據是每小時薪資 因為薪資如果居高不下的話, 根本不可能打通膨 華爾街不想去碰那個就業市場的數據 不想去碰那個工資增長, 所以老師覺得 這個就業數據的部分是 華爾街是 目前是 假裝看不到, 假裝看不到 所以服務的部分沒有 聯準會特別講, 這一次服務的部分 服務通膨是它們最關心的 叫service inflation 這是它們最關心的, 而這個部分要看就業市場 而就業市場恰好很糟糕 就是它失業率降低, 然後每小時薪資成長率 要在那個4%以上 4%以上的話, 工資的增長會推動通膨 通膨打不下來 所以聯準會要對付通膨的話, 一定到最後 要把工資的增長率降到3.5%以下 現在在4.4%, 從5.1%降下來沒有錯 但是還是屬於在推動通膨的地帶, 所以只要工資增長率在4%以上的話 通膨打不下來 老師 我插個嘴, 因為之前我們曾經邀請另外一位來賓 分享一些總經趨勢 野村投信的副總, 他有特別提到說就業市場特別的火熱 其實有幾個因素 包括他們收集到的數據, 他們發現 這一波其實 酒店業相關的服務 整個就業的人數是大增, 而且就他們手上的資料 人數還在持續的成長 所以看起來, 服務業的就業其實持續的火熱 然後老師剛剛有提到這個能源的部分, 因為如果美國經濟真的不會是硬著陸的話 再加上中國也解封了, 會不會對油價的需求 看起來經濟的狀況也慢慢的回來了, 是這樣子 然後那個油價的部分 還要看俄烏戰爭有沒有惡化 因為接下來它們那個要重裝備, 要決戰嘛 是 所以如果那邊緊張的話 也可能會影響到油價, 另外中東地區的話 因為俄羅斯 在蘇丹那邊開辟了一個軍港, 那麽可能會帶來中東的緊張也說不定 因為那個地方就是監看著, 從中東運往歐洲的石油運輸路線 經過紅海進去 那所以, 現在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油價 跟這個食物的價格 那這個當然會直接影響到通膨, 不過 原物料的部分本來就是波動性很高 是 你看到這些波動性很高的數據降下來, 不要太高興 因為最關鍵的聯準會已經講 最關鍵的是就業市場 是工資, 工資跟物價這個關係比較直接 原物料跟物價關係的, 2成 工資的部分 影響服務的部分超過一半以上 所以大家看通膨的走向 現在這樣子, 我補充一下 插播一下 就是 聯準會跟華爾街或者就是金融市場 在解讀通膨數據跟通膨趨勢的時候有分歧, 所以去年8月以來 金融市場一直在說 聯準會會放慢升息速度, 可是聯準會說我們沒有要放慢 後來聯準會也是放慢 但是理由跟華爾街講的根本不一樣, 聯準會放慢不是因為通膨數據放慢 也不是因為擔心經濟衰退 不是,

聯準會放慢升息腳步 但高利率還要再一年?!

聯準會放慢的真正理由是 因為去年下半年的時候 出現了 英國退休基金跟瑞士信貸的那個事件, 然後那個是金融風波 金融衝擊 所以那個時候央行 幾個央行, 瑞士央行 美國的聯準會等等趕快把它處理掉 英國央行也是 是這樣把它壓下來, 所以聯準會真正擔心的是 升息速度如果太快的話 維持那個三碼的話, 然後可能會釀成金融風暴 它是在避免金融風暴 不是避免經濟衰退, 因為經濟衰退是救得起來的 如果打通膨需要經濟衰退的話 那就不惜付出這個經濟增長代價, 這都聯準會說過的話 聯準會怎麽可能說因為擔心經濟衰退 就不降息 就放棄緊縮 根本不是, 所以華爾街很多解讀都是 不符合實際狀況 但是, 幸好它也說 猜對了說聯總會放慢升息速度 所以, 我把它解讀為 現在你不是喝葡萄酒 你是喝慢高酒 就是更慢更高更久, 升息的速度更慢然後更高 在高點 會走得更高 然後在高點停留更久, 也就是說 聯準會的強硬緊縮立場沒有變 而且可能還會惡化 然後現在華爾街趕快跟上來, 就是會帶動很多的那個行情 包括債券 包括美股包括美元, 那我們這裡先看一下 有關通膨數據的另外一個變化 就是調整CPI的權重, 這個是從今年1月開始適用 那房屋的部分比重調高 然後這個交通運輸的部分調低, 這個部分是二手車 二手車現在價格有跌 那這個部分價格跌了 結果比重下降, 然後這個房屋的部分可能還在上升 要到下半年才會降下來 結果這個調高 所以這樣的變化會讓, CPI的數據傾向於在高點停得更久一點 沒錯老師, 那一般市場預估在高檔可能維持更久 老師認為可能會多久, 半年嗎 3個月 這個可以評估得出來嗎 1年以上 1年以上 對我們現在來看情況, 聯準會 不方便直接講 但是我現在利用這個節目直接講 聯準會發現通膨, 現在的通膨超過5% 甚至前一陣子到6%以上以後 非常不容易降下來, 它們最保守也是最樂觀的估計就是說 至少要1年以上 才會讓通膨從高點降到它的目標區, 2% 1年實在是太樂觀 它知道慢慢引導市場 來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通膨要降下來根本沒那麽容易 然後華爾街一廂情願說 通膨放慢, 通膨會捲土重來 會反撲 通膨會捲土重來 會反撲 所以聯準會在預防這一點 如果沒有反撲, 通膨沒有捲土重來 一路下跌 當然最好 大家都高興 對啊我們就 過得這個幸福快樂的日子嘛, 對所以我們要了解聯準會的苦心 就是聯準會知道 通膨數據沒那麽容易降下來, 因為5%以上都是算高通膨 現在還在5%以上 你說這樣子跌下來 從9.1跌到那個 現在6.4, 這樣子當然是不錯的表現了 但是還不夠 所以老師剛剛說至少會持續1年以上, 是至少會1年都在5%嗎 至少在3%以上 3%以上 就是說, 它還沒有解決通膨問題 通膨的問題 等下我們讓大家看看之前的經驗 歷史經驗, 那這裡的意思就是說 現在華爾街從這裡那裡 慢慢去找出一些線索, 或數據 是要讓自己相信 自己說服自己 通膨的數據可能沒有降那麽快, 因為之前好像 很樂觀說覺得通膨數據會迅速 有的有些人甚至還說會懸崖式下跌, 我之前看到有外銀 就外資的券商跟銀行 甚至預估 今年年底極有可能就降到了3%多, 這個好像有點樂觀 不可能 不可能 它們的論述我跟你講 你這個提得很好, 它的論述是這樣就高基期效應 高基期效應就是說去年基期變高 今年可能就沒辦法再, 維持那麽高的增長率了 這個論述有什麽漏洞嗎 如果有高基期效應的話, 真的之前高 後面就沒那麽高的話 那麽請問你當年的 持續性的高通膨怎麽來, 哦 也是 高通膨不是之前持續性 還長達10年以上 請問你持續性的高通膨怎麽了, 如果你有高基期效應 去年高了 今年沒辦法那麽高 而且你看 就算有高基期效應, 去年上半年走高 下半年就走跌 高基期效應的話也是一時性的 還有更嚴重 高基期效應主要是針對原物料, 原物料占多少 2成 所以你就相信這個2成的短期性波動, 高的 原物料的這個高基期效應 有什麽用 所以關鍵不是只在於原物料, 老師剛剛一再提醒大家 還是在這個工時 服務的這個部分,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 大家對CPI的權重做調整 然後華爾街至少還看得懂說, 這個還在漲的 還沒有馬上跌下來的部分在增加 然後已經在跌的部分 反而權重減少, 這樣會讓整個數據感覺上撐在高檔 所以它們就開始擔心說, CPI的降的速度 沒有原先預期的那麽快 是這樣子 現在我們來解釋一下, 這個是這樣子 因為 雖然我們一直在關心聯準會的 升息的邏輯跟升息的動向, 但是我們也要再做一些新的論述 然後不能只是把以前的東西一再的重複,

升息一直未結束 是有人在扯聯準會後退?!

那我們現在講的是這樣 有人在扯聯準會後腿 有人是誰, 美國財政部 聯準會要用貨幣緊縮來壓下通膨 讓過熱的經濟能夠降溫 對吧, 對老師教過我們很多次 然後可是 美國財政部的財政刺激, 把總需求撐住 把經濟撐住 所以聯準會非常困難, 在這裡 現在我們看一下這個圖來簡單說明 這邊是價格 這邊是數量 包括就業 包括GDP生產, 那個是數量 總供給就是價格走高 我供給會走高 那總需求就是價格走高, 我的需求會降低 所以總需求是這一條 總供給是這一條這樣子 那麽一開始疫情來了, 有供給緊張 供應鏈斷裂嘛 那個運輸都漲價了嘛對不對, 供給短缺的話表示總供給向左邊移動 供給變少 供給變少的話, 那個價格就從P0這裡 移到P1這裡價格是上升了對不對 是 那價格上升, 這個總生產下降 就業下降的結果 經濟不好 大家沒有那麽多消費, 所以要刺激經濟 刺激經濟是財政刺激 財政刺激是把總需求推到右邊推高, 所以價格就從P1又移到P2 是 所以整個物價水平就上升了, 聯準會現在要把這個財政刺激 把它抵消回去 還要把這個總需求降下來, 才能夠把價格從P1推回P0 推到原來的 所以聯準會現在是兩頭作戰, 它要把 財政刺激所造成的總需求的上升 P1到P2這一段, 因為總需求的上升讓價格走高嘛 物價這個通膨的力道都還在, 它必須把財政刺激的效果 用貨幣緊縮把它抵消回去 抵消回去之後, 再來處理供給短缺造成的價格上升 要把需求再壓下來 這樣的話P1才會降到這裡, 跟回到P0這個地方 也就是到時候 不惜付出經濟衰退的代價 這個過程本來要看失業率上升, 把工資壓下來 經濟衰退把實體經濟的過熱降溫 結果現在實體經濟還那麽熱, 然後就業市場那麽繃緊 就是 平均每一個人, 就勞動需求超過勞動供給 職缺很多 平均一個人可以有1.5個到2個, 像1.7個1.8個 的工作機會 的職缺讓他選 這是過熱的, 所以這種過熱的經濟 讓失業率居然降到 3.4% 充分就業是4%, 現在降到3.4% 這麽強勁的就業市場不可能打通膨嘛 所以聯準會現在很頭痛傷腦筋, 它的貨幣緊縮要把財政刺激抵消回去 還要把供給短缺造成的物價上漲, 也要壓下來 所以結論就是聯準會的升息 絕對會升過頭, 會升過頭 意思就是 絕對會過度緊縮 意思就是老師 其實現在市場上已經預估, 因為1月份的數據PPI數據出來之後 其實現在市場預估 極有可能終端利率不止5%, 甚至是到5.25% 那市場上有人略估高一點點 5.5%, 那老師好像不只看這個數字 你們看終端利率的這個升息循環的終端, 就是終端利率高點 並不需要看這些 並不需要看PMI這些數據, 為什麽 等一下我跟你講 它有一個基本面 它一定要走到那裡 現在我們先告訴你說, 聯準會現在非常為難 因為它在為經濟降溫的同時 有人在扯它後腿 拼命扯它後腿, 所以那它到底該怎麽辦 它當然要抵消別人的扯後腿嘛 所以一定它的緊縮會過頭嘛, 所以它已經講寧可緊縮過度 而不要緊縮不足 一定要讓貨幣政策有足夠的限制性, 這都它原文 足夠的限制性 所以 不要期待聯準會的升息, 會讓華爾街太高興 好現在 我們要了解基本邏輯, 並不需要說因為今天有PMI數據 下一次有勞工部就業報告 我們回到基本面, 就是最根本的地方 聯準會所面對的局面 這個是過去 從50年 早期 70年代前期, 60年代到現在 我們目前在這個位置 這個是什麽呢 這個是基準利率, 就聯邦資金利率扣掉CPI 這是什麽 就是實質利率吧 就是實質基準利率, 就是說你一個利率扣掉通膨率以後 才是你實際上的那個利息 拿到的利息, 然後這個是聯邦資金利率 所以叫做實質基準利率 那實質基準利率在0以上, 表示利率比通膨率高 沒錯 在0以下表示利率低於通膨率, 那就是實質基準利率 變成是負的利率 是這個意思 那我們現在看 大通膨時代, 雖然有升息 但是基準利率掉下來 變得負的實質基準利率, 就是基準利率扣掉通膨率 叫做實質基準利率 這個利率是在0以下是負的, 簡單講就負利率時代 負的實質利率的時代 負的實質利率的時代 結果沒有辦法, 最後利率升上來升到超過 這個利率高於通膨率這麽高, 這是7.5以上 這個是5.0-7.5 這邊是2.5-5.0, 然後一直長達10年 這段到92 93年的時候 長達10年的時間, 利率都高於通膨率 而且幅度還不小 你不把實質利率拉成正的, 沒辦法對付通膨 那我們目前在這裡 我們實質利率負得很厲害, 我們現在趕進度 是要拉到 回到這個 0這一條線 而且還要超過, 聯準會 沒有直接 把這個訊息講給金融市場了解 然後金融市場只發現你升息升很快, 我受不了拜托拜托你放慢 聯準會升息的結果 首先的效果就是公債價格下跌, 公債價格下跌的結果 馬上讓很多持有公債部位的投資人, 投資機構有虧損 而且它們 公債的操作都是槓桿操作 放大, 所以它們現在唉唉叫 要聯準會放慢 然後到最後 聯準會是考慮到金融穩定才放慢, 不是考慮實體經濟的衰退 那所以 聯準會放慢以後 我們現在它已經講 它會升息的速度慢,

Fed雖放慢升息腳步 但終端利率可能會更高?!

但是終端利率高點可能會更高 這一次那個2月7號 鮑爾主席第三次, 對金融市場潑冷水 說終端利率高點 可能比市場預期的還要高, 都已經在開始引導利率路徑 然後我們現在還沒有回到0, 現在還是負利率 大概負的2% 那一定要拉回正的 然後如果利率超過通膨率, 1個百分點也好 2個百分點也好 如果這樣子就能把通膨打下來 已經非常好了 大家看清楚, 當年是超過這個是7.5 然後很長 好幾年的時間 停留在5.0以上, 超過5% 最後超過2.5%到5% 到了93年 94年的時候, 這個利率接近通膨率 結果你知道發生什麽事嗎 當時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 擔心這樣子會觸發通膨 他在94年2月到95年2月 12個月之內升息了, 3個百分點 12碼 他擔心會有通膨 所以後來拉起來是這一段 94年那個造成一個名詞, 叫做債券大屠殺 那個非常經典的一個教訓 就是快速升息對債券市場的衝擊, 所以簡單講結論 在高通膨的時代 一定要讓利率超過通膨率, 這個藍線要在0以上 我們現在還在0以下 所以聯準會升息, 完全沒得商量 它可以放慢速度 但是高點一定要超過這個 這個的黑線 這裡0 再來一點, 我們什麽時候看到那個 實質基準利率是負的 是這個地方 網路泡沫破掉以後, 還有這個地方就是金融海嘯以後 那在這個情況下 負利率是因為它是, 對抗通貨緊縮 所以它用實質利率 就是這個實質基準利率是負的, 來對應 但是這個東西 以這個為例 負的實質利率 是刺激資產泡沫對吧, 對 然後它後來升息的結果泡沫破掉 所以才有金融海嘯 次級房貸風暴跟金融海嘯, 這個操作經驗 讓聯準會現在知道教訓 不能讓這個利率是負的撐太久, 因為會出事情 現在就是在趕快修正這個, 實質基準利率是負的 就是利率低於通膨率這個問題 要趕快修正 所以聯準會一定會升息, 升到超過利率超過通膨率 請問現在通膨率多少 以這個以CPI為準的話 現在CPI你剛剛說6.4 6.4 對, 如果超過2個百分點是多少 利率要升到8.4 這個有點多吧會不會老師, 不會多 基本面在這裡 就是說 有通膨的時代 利率一定要拉高到超過通膨率, 活生生把通膨打下去之後 還不敢馬上降下來 一直到10年後 93年左右的話, 才降到 利率降到通膨率 可是要擔心通膨捲土重來 馬上又拉起來 造成當年很有名的一個案例, 叫債券大屠殺 所以老師我的疑問是說 也許有可能 CPI這幾個月是相對高檔的一個位置, 但是 也許過了幾個月之後CPI再往下掉 那到時候 聯準會就不用升息升到8%啦, 好你這個問題是這樣 我們先放大一下當年這個大通膨時代 這個大家看出來利率放慢, 甚至於變成負的嘛 然後這個物價還是漲了 最後怎麽樣 直接利率追上去才超過, 這是暴力升息的 當年的暴力升息 升完息之後長期保持在上面 我們現在正在這個黑線的下面嘛, 聯準會觀察一個通膨數據 叫做黏性CPI跟彈性CPI, 黏性的意思就是說那個價格的換新 時間比較久 不經常調整價格, 彈性的話就是經常調整價格那種 那黏性的話因為會撐得比較久, 所以聯準會特別關注這個指標 那黏性的CPI, 它超過5%之前有3次 3次以後怎麽走, N字型突破5% 然後拉回 拉回之後 再攻 突破前高, 然後這個N字型走勢有 總共之前有3次超過黏性, 黏性CPI有3次超過5% 3次都走一樣的形態, 先突破5%以後拉回 然後再突破前高創新高 然後一次兩次三次 我們現在是第四次, 所以也會重覆上次的歷史經驗 如果n如果按照上次的N字形型態走的話, 我們現在突破5%以後會拉回 拉回之後 如果沒有突破3%以下, 還是撐在5%這個高通膨地帶的話 將來會再捲土重來再創新高, 將來那個9.1會被突破 好所以 接下來有一些相關的數據, 還是要再請老師 到時候來幫我們做一些精準的 掌握跟解讀 我再說一下 當時的高通膨時代 利率都比通膨率高, 長達這邊 到93年左右 82年 超過10年的時間 所以大家不要太樂觀, 因為利率一定要升到超過通膨率 而且強硬到 必要時2個百分點, 不夠的話 5個百分點都有可能 5個百分點 哇 這個就是, 對這一次如果它超過2個百分點 就把通膨解決掉的話 成績很好了, 而且它如果不用十年 就是給它掌聲 如果它不用十年 可能兩年三年就把這個問題解決的話, 很好了 大家都不要想得太多說 這個利率只要追上通膨率, 實質利率開始是正一正二就夠了 不一定 要觀察,

市場不確定性高 這招買債不怕短套賺長多

因為這個問題現在反映出 現在有很多人推薦你買公債, 因為公債的殖利率 好像比定期存款高 也比一些台積電的股息配股率高, 那現在是這樣子 你賺它的殖利率沒錯 如果你有定存概念的資金 你可以來當做買定存, 買這些債券 來賺它的殖利率 但是你有兩個風險 第一個風險就是債券價格下跌, 就是反映出 聯準會的升息還沒升完 現在很多人告訴你, 升息周期已經接近尾聲 你要先打一個超大問號, 因為老師剛剛有幫我們做釐清了嘛 就是說 升息一定要升到通膨率的確被打下來, 而且通膨率打下來的話 還不會 還沒有再捲土重來, 確定它跌破3%才能放心 在3%以上 在5%之間的話還不能放心, 因為之前也是跌到3% 3.5的時候又彈上去 通膨會捲土重來這一件事情, 華爾街都不告訴你 華爾街都不肯面對這個現實 就是通膨有可能捲土重來, 什麽意思 就是第一個通膨預期形成 然後第二個 那個工資 還有那個油價, 這些生產資料會要求補償通膨損失 會漲價 所以有些東西會後面來漲, 叫做落後補漲 那所以 將來還有可能聯準會的升息, 還會再繼續 所謂升得更高 以至於公債的殖利率走高的結果, 那個價格下跌 這邊還有那個損失的空間 資本損失 價差的損失, 你賺了殖利率可能抵不上價差損失 這個風險 你的理專告訴你了嗎, 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平衡 這個時候你賺殖利率 但是有人可能會讓你看到, 你的價格有損失 然後價差的損失 可能抵不上你的殖利率的獲利, 好可是老師 其實市場上有另外一派聲音就是 那我放長一點 放個3年5年, 那我的總利息 還是可以抵消我的資本利得的損失 就短線上面的資本利得的損失, 所以放長可以吧老師 對可以 謝謝老師 如果你是打算買定存 比如說買2年的, 你這個錢是閒錢 要擺著擺定存的 你就是圖它的那個殖利率 這個可以, 這個合理 但是你有兩個風險 我剛剛講第一個 就是債券價格可能還會再跌 因為殖利率還要還會再走高, 這第一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是什麽 如果你是買美國公債的話 你會有匯兌風險, 你的美元換成台幣的時候 那邊可能有 說不定你賺到那個匯差 你也可能賠掉匯差, 這個匯率波動也是另外一個風險 所以你有兩個風險要考慮 不是只有賺殖利率這麽好賺, 然後理專是賺手續費 只要你買他就有收入賺 所以你的那個虧損他不管, 他只是賺手續費 所以現在的理專都在拼命推銷 買那個美國公債 那的確, 美國公債也有它可以買的地方 因為殖利率的確有點誘惑 很誘人, 但是風險的部分你要提防 如果你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那沒問題 你可以玩一玩 但是如果你怕這個風險事件 你承擔不住, 尤其是有些人做槓桿的話 萬一風險事件發生的話 你被打到的時候 那很可能損失會很大, 所以就是第一個適合定存族 然後第二個當然就是 閒錢很多我們用閒錢, 然後當做資產配置的一環 所以這樣子的一個配置方式還行啦 老師, 那今天非常謝謝吳老師的分享 而且又幫大家上了一堂很棒的課 如果觀眾朋友覺得, 今天的節目好像有一點點的難度 你看不懂的話沒關係 我常說看不懂的內容, 看3遍就會懂 好再次謝謝吳老師 然後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們, 大家認為今年聯準會還會再升息幾碼呢 那感謝吳老師 也謝謝大家收看 我們下次見囉bye bye,

內容來源

影片名稱Fed高利率還要再1年! 通膨,CPI,PPI 潛藏意涵獨家解密 現在買債恐套?這招賺長多!《鈔錢部署》盧燕俐 ft.吳嘉隆 20230228
頻道名稱華視優選–鈔錢部署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vZhN3OdoA
影片 Meta觀看次數:41萬次 5 個月前 【鈔錢部署💰】完整版
上傳日期2023-02-28
影片類別Education
影片描述自美國公布1月份PPI暴增,市場預期通膨將捲土重來。美國聯準會終端利率會到多少,何時才能打下通膨,有請總經專家為大家上課,重新認識CPI、PPI與通膨的交互關係,以及怎樣買債券才能避開高利率風險? #Fed #通膨 #CPI #PPI #債券🎤主持:理財專家 #盧燕俐🎤來賓:總經專家 #吳嘉隆筆記在這邊👇👇👇00:00 節目開始01:41 PPI是什麼? 和CPI與通膨有什麼關連性?05:30 美國PPI 高於預期 引發通膨攀升憂慮?!11:59 聯準會放慢升息腳步 但高利率還要再一年?!17:14 升息一直未結束 是有人在扯聯準會後退?!23:25 Fed雖放慢升息腳步 但終端利率可能會更高?!28:54 市場不確定性高 這招買債不怕短套賺長多回顧吳嘉隆推測亞洲最強貨幣 👉    • 日央還有大動作 日圓強升到"這價位...  回顧為何通膨看自然失業率? 👉    • CPI降溫但拐點未到? “自然失業...  吳嘉隆分析一次看👉 https://bit.pse.is/FM_G7------------------------------------------⏰每週二、四 晚上九點線上首播※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圖卡在粉專》http://pse.is/CTSF_FB節目的介紹》https://pse.is/CTS_MoneyFirstApple Podcast》https://pse.is/MoneyFirst_APGoogle Podcast》https://pse.is/MoneyFirst_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