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開始
大家好我是燕俐, 歡迎收看鈔錢部署, 美國公佈的最新的經濟數據, GDP明明是已經連兩季是負成長, 但是白宮告訴我們, 這不叫做經濟衰退, 究竟什麼才是經濟衰退呢, 以及台灣的央行要如何接招, 今天節目裡頭, 再度邀請到大家非常喜歡, 總體經濟的學家吳嘉隆吳老師, 燕俐好, 各位觀眾大家好, 好, 其實吳老師最近這幾天上了很多節目, 那也跟很多的觀眾朋友有一些, 相關的溝通, 不過我們還是要再幫大家上一次課, 因為我覺得真的很重要, 每次吳老師來都給大家滿滿的收穫, 以及完全不一樣的觀點, 老師我記得你上次來的時候, 其實已經告訴大家了, 美國經濟是註定衰退, 可是我們待會會幫大家解釋, 其實呢, 目前白宮跟聯準會的看法略有不同啊, 那我們還是先幫大家整理一下, 最新的, 利率會議的相關的談話, 包括這一次的升息是一如預期, 升了3碼, 基準利率是來到2.25-2.5%, 那下半年呢其實還有三次會議, 一般是認為可能會升大概是4碼, 那老師待會可以有不同的, 想法跟建議, 以及呢, 聯準會這次開會又說了, 9月有可能再大幅的升息哦, 還有呢就是剛剛說到, 他們否認美國經濟是陷入衰退, 他們只有說呢, 經濟成長確實是放緩放慢, 但是並沒有衰退以及除了9月份之外, 未來升息的步調可能呢, 也是會放慢的一個情況, 可是老師我想直接跳過這一張, 我們來深入討論的地方是在於說, 其實呢我們看一下, 美國的實質的GDP第一季是-1.6%, 第二季是-0.9%,
美國GDP連兩季負數 白宮卻不講實話?!
稍微有點經濟學概念的人都知道說, 連續兩季衰退不就是真正的衰退嗎, 那個叫做技術上的定義, 經濟衰退就是連續兩季, GDP的成長是負的, 那以前 之前呢, 那個是疫情爆發的2020年, 第一季跟第二季, 那個時候也是連續兩季, 那各位觀眾比較一下這兩個的差別, 現在我們現在這裡一樣是經濟衰退, 有兩個可能性, 一個是溫和衰退, 但是拖一陣子 對, 另外一個像這個大幅衰退, 但是只有兩季, 馬上就拉回來, 如果要對抗通膨的話, 坦白講會這樣會比較有效, 那如果你一直拖下去, 都負成長 都溫和 然後呢, 拖一陣子的衰退, 這樣子的話未必會把通膨的預期心理, 壓下來, 然後其他的那個部分是這樣, 有通膨, 表面上油價很重要, 但是呢有, 如果你觀察原物料的話, 我們上次應該有提過, 油價從6月中旬有拉回 對, 然後銅價金屬的銅價也拉回, 然後呢, 農產品的黃豆玉米小麥都有拉回, 還有棉花, 紡織品的原料有拉回, 還有木材建築材料都有拉回, 所以如果光看原物料的這個部分的話, 可以期待通膨會放慢下來, 然後根據這樣的話, 那個鮑爾講一個啊 就是他說, 那個看數據, 然後那個強調對抗通膨的決心, 所以不排除還是會大幅升息, 然後看數據, 然後每一次看 每一次的會議看數據, 不能給比較長久的那個, 長遠的指引, 然後呢如果那個通膨有放慢下來的話, 當然有可能會放慢升息步調, 不過這裡區別一下, 在降息之前是暫停升息, 暫停升息之前是放慢升息步調, 就這裡講的 放慢升息步調就是, 還在升但是沒有升那麼快了, 就是也許升息的, 幅度跟速度不會那麼快了, 稍微慢但還在升息, 所以放慢升息, 停止升息, 最後才開始降息, 所以這個是華爾街在關心, 升息動態的3個階段, 那首先要趕的是什麼時候放慢啊, 那現在會問題這樣, 如果你現在放慢升息步調的話, 那麼對通膨, 可能沒有辦法起到壓抑的效果,
美國失業率升、股市跌 全是為了打通膨?!
因為有兩個, 有3個東西, 是通膨背後的一個驅動力量, 好第一個呢, 就像租金, 租金的話, 隨著那個房地產行情的上升, 租金在走高, 到目前都沒有拉回過 這第一個, 然後第二個呢, 工資 工資是最重要的, 聯準會特別看重工資, 因為如果因為, 物價漲了以後, 可能會帶動勞工勞方的談判, 然後讓工資走高, 工資一走高又是成本走高, 物價只好再漲第二輪, 這個叫做工資物價螺旋性上升, 我說過, 這個是通膨的惡夢, 那聯準會就是要阻止這個事情發生, 所以, 所以它升息的時候首先, 不惜讓股市跌哦, 沒錯, 我們之前也教過大家, 股市跌就是總需求降溫, 看看可不可以那個, 因為供需有缺口 供不應求嘛, 那也不是把, 要嘛你把供應拉上來, 要嘛你需求拉下來, 所以升息的結果就是, 從需求端要把需求拉下來, 總需求要降溫, 所以一開始股市肯定要跌, 可是這還沒完, 如果不行的話n那一定要讓失業率上升, 用失業率上升來讓工資的升, 能夠降下來, 工資的增長能夠降溫, 工資的增長降溫, 通膨的放慢跟拉回才靠得住, 如果工資一直在成長的話, 通膨降不下來, 所以聯準會到最後一定會升息, 升到大家注意聽好, 升到失業率上升, 失業率如果不上升的話, 工資降不下來, 工資的成長現在已經超過門檻, 門檻在哪裡呢, 大家注意, 再複習一下這個數據, 每小時薪資成長率, 是勞工部公佈的就業報告裡面, 最關鍵的一個變數, 每小時薪資成長率, 它的門檻是3.5%到4%這個區間, 量化寬鬆以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2%, 2.5% 後來才勉強站上3%, 最近幾個月已經突破4%, 到4.7% 4.8%, 最近的數字是5.1%, 那就是突破這個門檻以後, 聯準會沒得商量, 一定要踩刹車, 所以關鍵的變數大家記得, 每小時薪資成長率, 然後呢, 這個變數已經超過那個容忍的門檻 4%, 所以呢, 它一定要升息升到, 股市就不管了, 理解, 股市已經顧不到了, 失業率要上升, 從現在3.5%3.6%, 可能要上升到4% 4.2%, 看看可不可以用這個辦法, 讓工資的增長降溫, 工資如果不降下來, 老是保持, 這個成長率的話通膨降不下來, 即便原物料再拉回, 原物料的行情再拉回, 所以第一個那個租金, 第二個工資, 第三個什麼呢, 就是通膨的預期心理, 如果我是賣方, 我預測會有通膨的話我要漲價 對啊, 現在其實台灣也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然後呢你漲價我漲價, 果然我的預測自我實現n大家一起漲, 就是說, 通膨變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不漲不行啊, 因為別人會漲我的價, 所以我如果覺得我通膨的話, 我漲價你漲價大家漲價, 結果通膨就一直沒完沒了, 所以呢, 這3個東西會讓通膨惡性循環, 就是租金, 通膨高的話那個屋主會調高租金, 沒錯 通膨高的話, 勞方會調高他的工資要求, 那通膨走高的話, 會讓通膨的預期心理, 一直保持在高位, 所以這3個東西, 租金工資跟通膨的預期心理, 這3個如果不降下來的話, 通膨不會真的降下來, 所以聯準會打的是這3個變數, 要把這3個變數降下來, 然後中間如果必要時, 不惜犧牲經濟成長的代價, 這是他們講的, 不是我講的, 最後所以呢, 升息的話最後, 現在華爾街因為這一句這個所謂這個, 這個其實是兩面光啊, 就是兩面都講一下 我會升息, 如果情況好的話我就放慢, 這個是, 就是說四平八穩的說法, 但是華爾街就喜歡挑他愛聽的來反映, 這個禮拜三以後那個聯準會會議之後, 美國股市連漲3天, 終於有人跳出來講那個是陷阱啊, 不要掉進去, 就是說你怎麼 你怎麼這個, 因為他們為什麼 他說聯準會看數據, 數據的話原物料在放慢, 所以很可能會接下來會看到, 那個通膨的數據放慢, 然後呢, 他就會期待說聯準會會放慢升息步調, 沒有這種事, 老師覺得不可能, 沒有這種事, 聯準會一定不能再通膨, 比如說現在9%啊, 如果降到8%7%它就停止, 它就緩慢升息嘛, 沒有6% 5%還是很高哎, 我再講一遍, 它的目標是2%, 所以他一定要壓到3%以下, 我記得老師之前在節目裡頭, 有跟我們, 分享過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 就是利率終將超越通膨, 至少要追上, 之前是這樣, 網路泡沫的時候, 利率是多少呢, 6.5%, 然後最後降到1%, 然後次級房貸泡沫的時候, 那個利率當時是5.25%, 後來降到0, 所以你看, 連續兩次的那個利率降幅, 大概都是, 5.5% 5%, 5.25%這個水準, 然後現在的話, 那個你把它上次那個5.25%, 你把它扣1.25%的話, 這一次至少要升到4%,
美國經濟衰退 吳嘉隆:至少要拖2-3年
理解理解, 這也就是為什麼其實大家都覺得說, 其實接下來的, 這個我再補充一下, 你看上一次那個疫情的時候, 2020年第一季跟第二季, 它因為衰退幅度很大, 然後通膨, 等於說能夠把通膨心理, 降溫 潑冷水, 然後呢就可以結束 就兩季, 那現在你溫和衰退的話, 大家都還不相信, 這個, 通膨結束了, 所以緩和會拖時間這個反而不好, 所以我說衰退有兩種, 一種是溫和但是拖很長的衰退, 拖一陣子的衰退, 一個是大幅衰退但是很快拉起來, 這個就是大幅衰退很快拉起來, 這樣的話可能反而, 對通膨有潑冷水的效果, 如果你現在這樣不死不活拖下去的話, 那很可能會拖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這一段時間如果拖很長, 也許是半年或者是一年, 哦不 2年到3年, 老師2到3年很久哎, 這個是兩季嘛, 對大幅衰退然後馬上拉起來嘛OK嘛, 嗯那你現在慢慢, 這樣子那種溫和衰退, 白宮還說這個不叫衰退, 是是是, 其實我有幫大家準備一個表格, 就是說為什麼這次, 我自己在解讀這樣相關數據的時候, 我覺得白宮好像沒有講實話, 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看到第二季的, 民間的投資是暴跌13.5%, 這是這幾年來暴跌最大的一個幅度, 所以如果我們去看一些最新的, 外電的消息的話, 包括像是Tesla, 包括Intel, 美光等等, 最近對於招募人才這件事, 當然你很優秀的話, 我還是邀請你來上班, 可是對於一些, 第一線的生產人員, 或者是一些新的招募計畫, 坦白說, 大家都在重新思考這些人力的規劃, 所以就是民間投資如果暴跌的話, 未來的失業率的數字一定會上來啊, 聯準會樂見啊, 聯準會樂見 就是老師剛剛講的, 對 就是說我先讓股市降溫, 財富效應收縮啊, 對總需求降溫, 再來呢這個, 透過失業的上升讓工資的增長降下來, 沒錯 老師剛剛有提到, 這裡看一下, 他這個是, 季增率, 然後你看到這個黑色的是那個進口, 在下降, 然後藍色的這個是消費的增長, 所以進口跟消費增長在下降, 表示購買力在收縮了, 所得在收縮, 然後這個企業的部分, 你看這邊增長很高, 然後呢這個季增率開始收縮, 現在開始放慢了, 所以這裡可以看出來, 消費的力道在放慢, 然後企業的那個, 樂觀心理在消退, 才會看到這樣的一個表現, 其實這也是環環相扣的現象跟問題, 就是說, 當人民的消費力道減弱的時候, 企業就覺得需求沒有那麼多 對, 像現在的手機的產業一樣嘛, 需求沒有那麼多, 我就不需要, 聘請那麼多的員工來做生產的活動,
升息後美股狂飆 吳嘉隆:這是陷阱!
所以老師剛剛其實有強調幾個重點, 有一個我剛剛聽的是非常的津津入迷, 老師剛剛有特別提到說, 聯準會開完會之後, 然後美股還上漲, 老師也覺得這個是陷阱, 哦, 漲3天吧, 對禮拜三禮拜四禮拜五, 那問題是它根據的就是說, 聯準會有可能放慢升息步調, 但問題是, 聯準會的立場一定是, 硬的跟軟的都講嘛, 硬的話就是說通膨數據沒有降下來, 我會繼續大幅升息 不排除這個嘛, 這個選項還在嘛, 如果通膨數據有放慢的話, 到一個相當程度, 它才會放慢升息步調, 然後呢, 首先是放慢升息步調, 最後是完全停止升息, 最後才開始降息, 我剛剛講, 那關鍵在於通膨數據, 這個是這樣的我解釋一下, 聯準會看通膨數據有一個重點, 它們講過一句很有名的話, 叫做單一數據不構成中期趨勢, 你想想看有沒有道理, 有道理啊 所以呢, 變數很多啊, 對 所以呢通膨降下來不是降一次, 我們這一次不是從3月到4月的時候, 不是有降了一次, 一個月然後呢馬上又漲上去, 對所以呢, 它必須確定這個通膨拉回, 是一個中期趨勢的, 沒有再彈 反彈回去, 所以呢, 比如說9%降到8.5% 8.0%甚至於7.8% 好, 果然有降下來沒有再反彈回去, 這樣不夠啊 為什麼, 因為6%7%還是很高啊, 所以呢光是通膨拉回 降溫還不夠, 因為聯準會的目標, 是讓通膨降到3%以下, 進入2%這個目標區, 才會真的放心, 所以光是降到5%6%都還不夠看的, 那你如果降到5%的話, 離9%不是有一段跌幅了嗎, 對 可是不夠 大家要瞭解, 所以不要以為聯準會很快, 放慢升息步調 不會的, 就是目前看起來, 它的速度, 應該還是會按照它原來的計畫, 老師那我請教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哦, 看老師, 這個如何回答跟以及給我們做建議, 因為目前呢, 連續兩季的GDP是負成長, 所以有沒有可能, 第三季又是一個負成長, 應該到明年年初, 明年第一季都還是負的, 因為老師剛剛有跟我們講啊, 你說要2到3年才能夠恢復, 那是拖下去的結果會這樣, 拖下去的結果會, 一拖下去可能會, 因為你知道80年代初期的時候, 那個時候對付通膨, 也是差不多拖個2、3年, 最後才整個通膨降下來, 所以它現在如果經濟不大幅衰退的話, 它很難把通膨的那種預期心理, 整個降下來, 就是它要潑冷水啊, 讓通膨能夠真的降溫n理解, 那如果你只是這樣不死不活的, 拖下去的話, 那該漲價的還在繼續漲啊, 還會繼續漲啊, 那個通膨不會真的降下來, 因為原物料是通膨的重要元素, 可是更重要的租金跟工資, 這兩個成本, 其實是大項, 老師, 我今天還幫大家準備了一個數據, 我覺得這數據也非常棒, 為什麼這次白宮還有包括, 鮑爾還有葉倫他們都堅持, 美國經濟沒有衰退, 是因為他們說, 現在就業數據還非常的亮麗, 包括失業率只有3.6%, 非農就業人口都還在水準以上,
失業率降表示經濟好?! 魔鬼藏在細節裡
可是老師按照您剛剛論述的邏輯, 其實未來失業率一定會上升, 而且會是大幅上升嗎, 不是啦 至少比如說你至少升到4%以上, 4.2% 4.5%, 它是這樣子, 它們發現就業市場還算繃還算繃緊, 還不錯是因為3.6%的失業率, 當然你不能說這個是衰退, 這樣講也成立, 但是所謂衰退不衰退, 最簡單而且技術上的定義就是指, GDP成長率連續兩季是負的嘛, 但是這個是這樣子, 比如說, 美國的那個失業統計, 我舉個例子, 我長期找工作, 找不到 我退出, 我可以我去領失業救濟金比如說, 我退出以後就不列入失業人口哦, 這我知道, 對 為什麼 所謂失業人口是指, 我有找工作的意願, 對但是我還沒找到, 如果我連登記都不登記, 表示我沒有找工作的意願, 就不列入失業人口統計, 它是這樣, 所以呢如果有很多人退出職場的話, 失業率會降下來的, 失業率會降下來, 但是這種失業率的改善, 不是聯準會要的, 所以你 觀察就業市場, 很有學問的, 比如說你要比照一下, 勞動參與率, 勞動參與率是有沒有提高, 如果勞動參與率有提高, 表示很多人看好找工作, 然後湧進職場找工作, 這個勞動參與率會提高, 那現在的話如果很多人退出勞動市場的話, 那你會看到失業率 失業數字改善, 因為它們不列入統計, 那是第一個, 然後第二個呢, 即便失業率一樣, 跟以前一樣, 但是現在就業結構可能改變, 比如說有很多工作是屬於服務業的, 它的生產力比較低, 就是那個productivity啊, 生產力比較低, 然後相比於之前, 一樣有這麼多人在就業, 但是更多的人是從, 高生產力的部門退出來, 進入低生產力的部門, 相對比較低的生產力的部門,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你會看到的就是就業數字不錯, 但是呢 GDP的成長就沒有以前那麼好, 這也是可能, 因為現在拜登政府發家庭補助啊, 失業救濟啊什麼東西的, 那聽說很多人寧可, 領補助金不去找工作了, 其實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一個朋友, 就是在, 美國很大的一個公司上班, t開頭的那個字母的公司上班, 然後他發現呢他, 就是失業的期間, 他光是領各種補助, 折合台幣一個月是10幾萬, 他就覺得好像比他上班還要輕鬆, 所以呢他就一直領失業救濟金, 對會有這種現象, 然後一直到最近這兩個月, 他才開始去找工作, 對, 那當然找到的工作跟他原來的薪水, 還是有一些落差, 但他還是回去就業市場 而且他的主管, interview的時候就特別問他說, 你怎麼這麼久都沒有上班, 他就說, 因為這兩年其實領失業救濟金, 讓他覺得日子還滿輕鬆的, 他也想養病, 所以老師剛剛講的現象其實是, 真實的在發生, 我再插播一下, 那個財政部長葉倫說這樣不算衰退, 葉倫是專攻, 在總體經濟學裡面, 他是專攻就業市場的, 那之前他當副主席的時候, 主席是柏南克, 柏南克是攻貨幣理論的, 這個搭配是一個好的組合, 可是他所以這, 他這一次他應該很清楚啊, 因為就業市場的情況, 到底是不是好是壞, 他是比別人來講有更, 這個更好的見解 更高的敏銳度啦, 對那可是他到底說, 不應該根據就業市場就直接就說不是衰退, 但是呢我剛剛講衰退有兩種情況, 如果是溫和但是拖下去的衰退, 未必是好事情, 因為通膨可能不會, 那個看到它能夠降到3%以下, 進入2%的這個目標區 是這樣子, 好所以老師, 那我想再請你幫我們點評一下就是, 這次大家好像覺得, 鮑爾在處理這個通膨的問題, 好像可以有更一些, 積極的態度去用對方法來正面迎戰, 我們看到這是我幫大家整理的2017年, 外媒 就是國外的媒體對鮑爾的評論, 就覺得說, 他其實不是經濟學派出身的, 這老師之前跟大家這個分享過, 所以他對於呢, 這個金融管理會優先於貨幣政策, 以至於當時外媒就預言, 股市會崩盤, 債券也會崩盤, 果然我們看到今年就發生這種事情了,
美國拚命升息背後的真正原因
所以老師會不會覺得, 當然我個人沒有什麼資格批評他, 我只是一個媒體工作者, 只是一個主持人, 但老師的地位跟老師的眼界, 應該是可以有一些見解的, 我問你, 他什麼時候接聯準會主席, 2018年 對, 2017年的時候他只是候選人, 哦, 所以這個評論呢, 是在看說這個人合不合適, 川普那個時候應該要提, 就是川普後來提名他繼續幹2018年, 他是這樣, 因為當時在討論人選的時候, 那個 他是念法律的, 他不是念經濟理論的, 他不是總體經濟理論出身的, 那美國聯準會歷史上, 有一個前例, 就是學法律出身的, 來當這個聯準會主席, 那金融界有很多涉及法律, 像包括金融監管在裡面, 這個沒有錯, 但是呢, 當時啊 那個是卡特的時候, 就是70年代末期, 碰到石油危機, 那律師通常是跟企業界有關係, 他比較傾向於企業界的利益, 不希望升息, 嗯, 所以在有通膨的情況下, 又有失業的情況下, 兩頭燒的情況下, 他該升息沒有升息, 他不希望, 因為升息對企業不好對不對, 利率高嘛 對他企業不好, 所以他該升息沒有升息 最後呢失控, 通膨失控以後, 卡特就不能換聯準會主席嘛, 因為聯準會主席有任期保障, 聯準會要有獨立性, 可是卡特發明了一招, 這個很有創意, 還是把聯準會主席換了, 換掉 合法的換, 換誰 換那個伏爾克, 後來那個抗通膨的英雄, 他怎麼換你知道嗎, 他提名當時的聯準會主席, 叫做George Miller, 去當財政部長, 然後呢他接受, 就空出這個聯準會主席的缺, 然後卡特趕快去提名那個伏爾克, 伏爾克一上來以後就拼命升息, 升到8%不夠10%不夠15%最後升到20%, 升到20%以後才把通膨降下來, 這樣子, 那通膨降下來之後你重新去刺激經濟, 才管用, 因為通膨沒有降下來, 你去刺激經濟的話, 那個刺激的力道都跑到物價漲去了, 上漲去了, 不是帶來實體經濟的改善 不是, 所以你一定要先把通膨打下來之後, 然後重新刺激經濟, 經濟才會被你拉起來, 而不會再看到通膨, 所以老師這一次鮑爾打通膨, 絕對是打真的, 還有一個問題, 這背後還有個更大的那個, 那個叫什麼, 畫面, 就是貨幣政策, 夾帶一點地緣政治效果 什麼意思, 去年下半年通膨已經起來了 過5%了, 然後他說什麼 他說暫時性, 暫時性, 一直到11月他被提名連任以後, 他才開始改口風, 可是12月應該就開始要放風了, 1月開始他就要開始升, 他拖到今年3月才開始升第一次嘛, 那換句話說, 他去年到今年第一季, 他是落後於通膨曲線, 然後現在他在努力追上追趕通膨曲線, 我之前有預測過, 他最後一定會超過通膨曲線, 沒錯 就是會升過頭, 不升過頭的話通膨打不下來, 可是這樣有產生一個效果, 因為現在疫情之下, 很多國家都不敢升息, 都還在寬鬆, 那美國遙遙領先在那邊升息, 所以會創造一個利差, 跨國利差, 就是用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做比較, 有跨國利差 比如說美德利差, 美日利差這樣子, 那這個利差呢就會吸引資金回流美國, 所以呢, 美元走高, 其他貨幣走貶值對不對, 然後呢資金回流美國, 那這樣的效果, 相當於對流出去海外的美元抽銀根, 然後最後抽到誰, 抽到中國的銀根, 所以你會看到現在中國經濟, 被抽銀根的結果 房地產泡沫破掉, 然後呢每一次, 記住這一句名言, 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 所以美國終於等到高通膨升息, 快速大幅度升息有正當性, 而這種升息會帶來抽銀根的效果, 會帶來其他國家泡沫破掉, 然後呢, 這個貨幣政策無形中幫美國打贏, 跟中國的對抗關係, 就是美中之間的角力戰啦, 它現在有道理啊, 它正當性還要高 它通膨高啊, 可是這個通膨一來的話, 他先落後, 他去年本來就應該打通膨了, 他拖到今年的5月才升2碼, 6月升3碼, 現在7月也升3碼, 他在落後 他在追趕, 然後現在通膨是9%, 利率照理說要到9%, 如果過一陣子它降下來, 比如降到7%, 那它升到5%的話比較接近了對不對, 所以現在根本還沒漲, 利率還沒升完啊, 請大家放心, 一定會漲的, 你放心啊, 就是, 升息這件事情呢還是會持續去做, 而且呢因為它前面落後的太多太久, 所以接下來呢它的速度會更快, 老師那我想要請教另外一個, 我這邊再補充一下 好, 他現在說他要逐次利率會議來給指引, 不能給太長的那個指引, 這樣表示貨幣政策有不確定性, 這對金融市場來講等於風險因素上升, 相當於變相在升息, 我的利率裡面, 要考慮到通膨也要考慮到風險, 現在等於不確定性上升, 相當於我要的那個風險補貼, 貼水要拉高, 等同於再升息 變相再升息, 另外一個變相升息的就是縮表, 就是說這個也是抽資金, 從市場把資金抽回來, 那快速縮表相當於升息2到3碼, 所以現在聯準會沒, 名義上的升息之外, 還有一個變相升息的手段, 故意增加不確定性, 等於是風險因素, 風險貼水要拉高這樣子, 好所以呢, 難免這個股市其實還是會動盪不安, 那我最後想要請教老師的是, 很多的學者, 有幾位學者就評論這次央行呢, 上半年只有升息半碼, 感覺上好像也是可以更積極一點,
美國升息升不停 台灣央行如何接招?
我不知道老師怎麼看, 因為這可能呢如果下半年聯準會, 再度升息3碼到4碼的話, 那如果央行沒有在同等的幅度, 或者是能夠有一些升息的動作, 這個美日, 台灣跟美國之間的利差會擴大, 所以台積電就會跌啊, 很多人很多國外資金買, 資金去買台積電就是要賺股息嘛, 那現在的話那個利差擴大, 以後我不用來台灣賺了, 我直接在美國賺就好了, 對老師, 我的意思說您會不會認為台灣的央行, 它是考慮到房地產, 因為你調利息的話, 那個房貸負擔會增加, 這個是考慮到我們, 房地產市場在經濟的分量, 因為我們如果升息的話, 馬上影響到那個繳房貸, 那個房地產市場, 馬上會受到那個影響了, 所以考慮到這個地方, 因為很多人還在買房, 我們鼓勵年輕人買房結婚生孩子, 對抗那個少子化, 所以我們不敢升太高, 一個重點考慮就是房地產市場, 好所以呢, 接下來台灣央行有什麼樣接招的動作, 我們還是可以持續做觀察跟補充, 那今天非常謝謝吳嘉隆老師來參與, 也感謝大家的收看, 最後想要請大家留言給我們哦, 你認為台灣的央行會快快跟著升息嗎, 我想大家見解可能不太一樣, 好那我們今天再次謝謝老師的參與, 也謝謝大家收看 bye bye,
內容來源
影片名稱 | 白宮沒說的真相 美經濟衰退要拖2年! 民間投資暴跌...美股反彈是陷阱?《鈔錢部署》盧燕俐 ft.吳嘉隆 20220802 |
---|---|
頻道名稱 | 華視優選–鈔錢部署 |
影片網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4lQqbMfBM |
影片 Meta | 觀看次數:35萬次 11 個月前 【鈔錢部署💰】完整版 |
上傳日期 | 2022-08-02 |
影片類別 | Education |
影片描述 | 美國最新經濟資料顯示:GDP已連兩季負成長,但白宮卻說這不是經濟衰退?那怎樣才是經濟衰退?總經專家 吳嘉隆 直言:這波恐怕要拖2年?另外台灣央行又會怎麼動作?完整解析請看本集分享。#美國 #經濟 #升息 #美股 #央行🎤主持:理財專家 #盧燕俐🎤來賓:總體經濟學家 #吳嘉隆更多吳嘉隆分享 http://user146600.piee.pw/FMG02List筆記在這邊👇👇👇00:00 節目開始02:14 美國GDP連兩季負數 白宮卻不講實話?!04:52 美國失業率升、股市跌 全是為了打通膨?!10:30 美國經濟衰退 吳嘉隆:至少要拖2-3年 13:34 升息後美股狂飆 吳嘉隆:這是陷阱!16:48 失業率降表示經濟好?! 魔鬼藏在細節裡 21:20 美國拚命升息背後的真正原因⋯⋯27:30 美國升息升不停 台灣央行如何接招?------------------------------------------⏰每週二、四 晚上九點線上首播※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