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開始
美國金融界也好學界也好 大概認為衰退沒辦法避免, 我的猜測是 目前已經在衰退, 大家好 我是燕俐 歡迎收看鈔錢部署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 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嗎, 如果真的會陷入衰退的話 是最近還是年底才會發生 以及大家最關心的是, 如果真的經濟衰退的話 我們的錢究竟要往哪裡擺 今天非常開心, 能夠再度邀請到 非常厲害 我們粉絲一直敲碗的 總體經濟專家, 吳嘉隆吳老師 吳老師你好 燕俐好 各位觀眾大家好, 好其實我們看到上半年FED已經升息了6碼 目前看起來 極有可能是升息7碼, 全年是13碼 吳老師我想單刀直入 直接請教你 全年13碼這件事情, 不會改變吧 還是極有可能會升更多 目前的推測, 是到年底的時候 不但升到原先預估的 2.75%到3%這個區間, 現在還要再往上推2碼 就是會過3% 到3.25%到3.5%這個地帶, 就是所謂13碼 是這樣來 那是這樣子 因為歷史上聯準會 一年之內升超過12碼, 上一次是1994年 對 在這邊 1994年 1年升3碼, 3%到6% 升12嘛 升3個百分點 那一次給美國貨幣政策, 一個很大的教訓 就是說當時它叫債券大屠殺 因為債券價格必須跌嘛, 後來那個時候是 葛林斯潘當聯準會主席 然後因為這件事情來得有點突然, 讓金融市場 有一點人仰馬翻 後來才演變成 聯準會要跟市場溝通, 叫做前瞻指引 是從那一次教訓出來的 然後呢那一次也是, 預估有通膨壓力 聯準會要出手 然後呢這一次是已經有, 通膨壓力已經明顯了 就是這一次其實是 數字越來越誇張 所以聯準會被迫出手, 現在是落後追趕 對 當初是提前對付 然後演變成後面溝通嘛, 那我們現在看到的升息速度 理論上是比較慢的, 它現在是有一個策略 就是去年下半年 應該通膨是 去年4月第二季開始突破, 然後一路走高 然後到了2月24號 今年烏克蘭戰爭爆發以後 原物料的那個通膨, 推得更高 所以我們這次的通膨 主要因素是原物料通膨 然後原物料通膨, 是重要因素啦 也是主要因素 然後呢這個一路走高的過程中 我們等一下會分析, 有很多因素 然後這個通膨 目前的升息是還不夠的, 因為現在是8.6%嘛 5月份的數據 8.6%, 通常利率 聯邦基金利率 至少要追上通膨, 也就是說要到8.6 現在我們才到1.5 沒錯 還早得很, 對 所以其實 我前幾天看到外電就有 國外的經濟專家跟學者就預估, 未來幾個月CPI的數字 極有可能跳到9%耶 其實8.6跟9%, 感覺上也沒有差很多 可是如果一旦出現9%這個數字 我覺得會 更讓聯準會堅定信心, 要一路 這個升息升下去 而且這個速度 可能還會超過 我們的預期啦, 然後我覺得 剛剛吳老師講到一個 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數字是 到年底如果至少 利率升到3%以上,
外資為何狂賣台積電? 原因曝光…
我那一天跟一個外資的 外資界的好朋友聊天 我就說你們外資一直賣 我可以理解啦, 因為這個資金 就回流到美國去 他就跟我說 講了一個非常核心的觀念是 他說燕俐你知道嗎, 如果聯準會升息 升到3%以上的話 那我錢放美國銀行定存, 我的利息就很高啦 台積電現在的殖利率 也不過2% 原來其實外資的想法, 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 原因是在這裡 這個叫做追逐報酬, 那這個等於有跨國利差 我們台灣的利率 確實比較低嘛 那股息的報酬率 比我們的存款利率高, 可是我們的股息報酬率 因為台積電部分 是比較低沒有錯 那我們還有其他高股息的嘛, 像海運股的話 這次有20% 高股息嘛 對 然後鋼鐵股 可能也有一些高殖利率嘛, 那這個是藉口啦 就是說因為美國升息的話 還有一個額外因素就是, 美元會看漲 其他國家的貨幣是看跌 所以光是為了避貶值的風險, 台幣的貶值風險 它們也要把資金抽回美國 沒錯 好接下來我們來關心的是, 究竟美國經濟衰退這件事情 什麼時候會發生 那我幫大家整理了, 幾個重要的談話 上個禮拜鮑爾去發表這個證詞嘛, 他說Fed會大力承諾 盡快壓抑住通膨, 那大家就關心說 那你升息升得那麼快 是不是會讓經濟 很快因此陷入衰退, 他就說讓經濟軟著陸 而非衰退 挑戰難度增加不少, 意思就是說 為了這次打通膨 所以會一路升息 那我想請教吳老師的是, 其實我做了一點功課啦 我發現鮑爾他是學法律的 不是學財金的, 你剛剛也特別講1994年 那次升息升那麼快 其實是預估未來, 會有高通膨 所以提前出手 可是這次是呢 其實通膨的數字 一直高漲, 鮑爾都沒出手 然後情況非常的嚴重 他迫不得已只好出手,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 是不是經濟 真的可能會陷入衰退 經濟衰退等一下 馬上再回來談, 先講一下 你剛剛提到鮑爾的事情 美國聯準會主席 一向是經濟學家, 尤其是總體經濟學背景的人來出任 現在這個鮑爾 他不是總體經濟學家, 那後來美國聯準會歷史上 有沒有說有法律背景的人 因為金融是很多事情涉及到法律, 所以裡面也有很多律師 由律師背景的人來當聯準會主席, 有沒有前例呢 答案是 yes 那個人表現很出色嗎 因為律師通常都代表業界, 企業界 所以不樂見升息 所以呢那個人就是, 1970年代 石油危機的時候 卡特所提名的喬治米勒, 那個人就是 律師出身的聯準會主席 然後呢他在這邊有通膨, 那邊有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要寬鬆 對付通膨要緊縮, 左右為難 所以他站在 比較偏企業的立場 就該升息而不升息, 可是在通膨的情況下 寬鬆的結果是助長通膨 而不是減低失業, 對經濟的困局沒有幫助 所以那個時候 後來整個學界 跟實務界才發現一件事情, 他的後面就是伏爾克 你知道聯邦準備理事會的主席 是有任期保障, 因為不能讓政治影響力 一直介入嘛 那卡特總統 最後必須把他換下來, 這個很有名的一招 卡特總統提名 喬治米勒去當財政部長, 然後他接受 就空出缺 卡特趕快提名後來的 鼎鼎大名的伏爾克來接, 原來如此 伏爾克一上來以後 就升息嘛5%不行 8% 8%不行 10% 12%, 最後一直升到 1981年6月左右 升到20% 就是在那個背景, 我們那時候推出 軍公教的18%是這樣來的 原來如此 因為當時的國際利率是20%, 我1984年去美國的時候 我的活期存款利息是14%, 就是那個年代的事情 那他先升高利息 一直到經濟衰退, 把通膨打下來 之後開始寬鬆 開始降息, 這樣才能夠把經濟給刺激出來 因為通膨壓力已經退了, 如果通膨沒有退 你去刺激經濟 要降低失業 沒有用 因為所有的寬鬆, 會往通膨這邊去表現 而不是表現成增加就業 增加刺激經濟這樣來, 所以當你有通膨的時候 還有衰退的時候 你一定要先把通膨打下來, 之後再來刺激經濟就有效了 如果你通膨沒有打下來 你去刺激經濟的結果, 全部變成通膨的火力去了 所以為什麼鮑爾現在強調, 要先對付通膨 優先對對付通膨 是有前面這個理論背景來的 所以他最近, 終於正視到通膨的問題 要趕快解決跟處理 那個喬治米勒, 是法律 律師出身嘛 我說他的立場比較偏企業 現在鮑爾也是律師出身, 他的問題是這樣 去年第二季通膨已經 突破門檻叫做3%, 你在3%以下還可以商量 還可以猶疑一下 觀望一下 突破3% 站上4%、5%, 第二季的時候 去年第二季的時候 我應該有講過吧 主要的原因就是 拜登上任之後, 推出的財政刺激 那個東西你生產 因為疫情的關係 受到壓抑的情況下, 你去支撐需求 你是擴大供不應求那個缺口 當然是助長通膨嘛, 所以原物料飆上去 就是去年第二季 通過財政刺激, 那鮑爾當時怎麼看 當時他說這個是暫時性 是短暫的, 我們都有印象 因為疫情帶來疫苗的推出 疫苗接種以後, 估計疫情會緩和 他沒有估計到病毒的變種, 會不斷冒出來 所以疫情會常態化 所以他去年一直講, 這個是暫時性 一直到一件事情發生 他才開始說 好 他對付通膨了, 什麼事情發生呢 去年11月 拜登正式提名他連任, 提名他連任之後 他開始改口風了 就是他沒有丟官的壓力了啦, 就是續任了嘛 就是你要知道一件事 美國華盛頓跟紐約都知道, 聯準會主席 表面上是一個經濟的 財經的一個缺, 但是聯準會主席 一定要很懂得玩華盛頓的政治 那葛林斯潘一做做了18年, 他玩政治玩得很老道 總而言之 鮑爾在確定 拜登提名他連任之後, 開始改口風 然後他應該 在去年12月就開始 放風說要提升利率, 結果是到今年1月 然後放風3月份開始升1碼 5月份升2碼, 現在6月份升3碼 他在趕進度 他這個策略也有一點道理, 不完全是個人政治考慮 什麼道理呢 就是他起先落後於通膨曲線, 毫無疑問對不對 然後他追上通膨曲線 最後他一定會 超過 超前通膨曲線, 就是升息一定要升過頭 升過頭以後呢 然後他說可以暫停了, 可以緩一下了 那個時候會出現 所謂的利空出盡 觸底反彈, 那個時候升息的結果 反而會帶來股市大漲 因為大家覺得 最壞的時刻過去了, 可是老師你剛剛講這一段 尤其是後面這幾句 就是當升息升過頭的時候, 那最壞的情況過去了 股市整個大反彈 可是問題是現在 還沒升過頭嘛, 要熬過去 現在才在上半年的6月底 還沒還沒還早 所以我們要熬過去, 就是要花點時間 要有點耐心 那老師我想幫大家 追問一個問題是 其實大家對於, 美國經濟衰退的時間點 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比如說像tesla 的負責人, 他就說最近就會發生 但是像野村 或者是其他的 一些金融機構, 認為是今年年底 或者是像IMF IMF這兩天的說法是, 美國熬得過去 不會發生經濟衰退 頂多就是 經濟略為成長性的下滑而已, 老師怎麼解讀 你這個問題很好 我先解釋一下 所謂的經濟 聯準會怎麼看經濟衰退, 然後再來看經濟衰退的觀察 聯準會現在告訴大家的是,
聯準會拋”經濟軟著陸” 有弦外之音!
它盡可能 追求一個目標 就是願望 這是願望 就是說軟著陸, 軟著陸的意思就是 GDP不用衰退 然後通膨降下來 壓力降下來, 通膨拉回2% 這個目標區間 然後不用觸發經濟衰退, 這叫軟著陸 然後他說這個要靠運氣 靠運氣, 鮑爾自己說的嘛 那是什麼意思呢 表示這次難度很高, 他對付通膨 大家注意 貨幣政策是透過需求端, 來縮小供不應求這個缺口 理論上他應該把 供給端拉上來, 來追上需求 那需求端會被拉開 當然跟拜登的財政刺激有關, 那你在生產不行的情況下 你還把需求推高撐住 當然這個供不應求, 缺口被擴大嘛 那麼現在他的目標是 軟著陸 就是不用觸發經濟衰退, 如果可以 大家都高興對不對 金融市場也不會那麼的, 因此動盪不安 萬一不行咧 萬一不行的話 從軟著陸開始出現什麼, 在軟著陸過程 第一個是股市大跌 股市跌 GDP還沒有負成長, 這是第一個 看看股市跌 能不能透過 資產價格的下跌, 創造一個 負的財富效應 把總需求降溫 這是第一個, 如果還不行 第二關就是 讓失業率上升 為什麼 因為失業率上升 會緩和工資的增長, 工資是通膨 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失業率上升, 經濟總量 還沒有負的成長 看看這樣子可不可以 把通膨再降下來, 如果股市跌也不行 失業率上升也不行 失業率可以從3.5%、3.6%這裡, 上升到4%、4.1% 都還可以嘛 如果這樣還不行 那可能就沒辦法了對不對, 接下來就是軟軟著陸 我把它說比軟著陸還要再軟一點 就是溫和的衰退,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稍微一點點 不是衰退的失控 對 就是溫和的衰退, 而且這個溫和衰退 先短期的 溫和的短期的衰退, 所以比軟著陸還要軟一點 我把它稱為軟軟著陸, 然後呢如果這樣還不行 那就是溫和衰退 但是長期, 剛剛是溫和衰退 短期 然後就反彈回去 一個是溫和衰退 然後長期, 拖很長一陣子 最糟糕的當然就是硬著陸 也不是溫和衰退, 你是常規的衰退 甚至於大幅衰退, 那1981年那個例子 就是大幅衰退 真的把通膨給降溫, 之後才開始刺激 然後把經濟拉回 所以最好是不用大幅衰退, 就把通膨壓下來 好 那通膨壓下來 有一個重點 就是把通膨的預期心理, 先壓下來 我如果預期要通膨 我漲價別人漲價 大家一起漲價, 那通膨就一直滾動嘛 所以聯準會要打通膨 首先要打的是, 通膨的預期心理 那透過總需求降溫 也是要打壓通膨的預期心理, 當我預期通膨 什麼叫通膨預期心理降下來 就是我覺得 通膨已經觸頂了, 然後開始緩和下來 只有這樣子 至少要看到明顯的, 通膨降溫的訊號 聯準會才會說 好我們暫停升息 觀望 開始觀望, 這一連串升息的效果 所以我們現在首先要期待的是 聯準會終於看到訊號, 可以讓它暫停升息 然後如果通膨繼續降下來的話, 那就不用升而且還可以調降 還可以降息 所以短期內 我們現在要看到的是, 聯準會必須看到 明顯的有力的通膨降溫的訊號, 才能夠停 在這個之前一定是升 問題是升2碼升3碼 還是升1碼 這樣的問題, 反正總之就是升啦 那只是說 現在通膨的數據還沒下來啦 那老師我可以冒昧請教嗎,
打通膨多套劇本 吳嘉隆:經濟恐已衰退中
因為你剛剛講了 幾套的劇本嘛 軟著陸、軟軟著陸 還有硬著陸, 還有長期溫和的衰退 你覺得哪一種可能性比較高, 目前看起來 美國金融界也好學界也好 大概認為衰退沒辦法避免, 我的猜測是 目前已經在衰退 目前 為什麼 你知道嗎 因為第一季是GDP是負的嘛, 然後第二季如果也負的話 基本上連續兩季負成長 就是衰退嘛 所以6月份的數據一出來, 6月份結束 第二季結束 到時候7月份 把第二季的數據出來 如果是負成長的話, 就是符合衰退的定義嘛 所以目前可能已經在衰退中 但是目前衰退看起來, 就是沒有超過2%的話 1%或者1點不到1%的話都算溫和, 目前已經陷入溫和衰退 如果這個衰退持續很長, 超過3個季4個季 一年兩年 通常 最糟的情況 會到兩年半, 那就是變成溫和長期衰退 我怎麼有一種 錄影錄不下去的感覺, 美國經濟如果真的這麼差的話 那全球經濟 不是不是 包括臺灣 不是美國經濟差, 是美國必須 為了打通膨 美國必須讓總需求快速收縮, 來降低通膨的預期心理 然後大家終於看到 通膨的數據不是預期囉, 數據終於開始降下來 可是降下來的話 從8.6可能降到7.8, 降到6.8也還是很高喔 它目標是要回到2%喔 沒錯 所以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就是為什麼聯準會我估計 從落後於通膨曲線 追上通膨曲線, 然後一定到最後 會超過通膨曲線 然後確定通膨真的降溫了, 他才會開始暫停 或者降息下來 總之就是還有一大段的長路要走, 有人已經預測 我們說今年到3.25或3.5對不對 明年可能會上4%對不對, 有人已經喊明年會到5% 5%以上 那全球經濟又是另外一種風貌了, 就是一定要付出經濟衰退的代價 叫做不惜代價, 要把通膨先拉下來 之後你寬鬆你刺激就會有效, 好老師那我們接下來 看一下這個表格 這個表格其實是 我從其他的一個網路上抓過來的, 我覺得這個表格滿有意思的 它也是做了一些統計 就是當通膨在5%以上, 然後是失業率在4%以下 目前是3.6%嘛 那現在美國的通膨率是8.6%, 未來4個季度跟8個季度 經濟衰退的, 可能性是高達100% 所以剛剛老師 其實已經幫大家做了一個解讀就是 現在就已經在衰退了, 不過現在是溫和衰退 可是到了年底 到了年底 衰退的幅度跟力道可能更大, 不一定 因為如果是溫和衰退 但是又持續性 就是溫和而持久的衰退, 這也是一種衰退 另外一種是溫和衰退 然後短暫 很快就拉起來 這叫軟軟衰退裡面, 最好的一個情況 是衰退 溫和然後短期 那麻煩的是說, 人家現在開始擔心 是溫和衰退但是拖很久 對啊 溫和長期衰退 這個也麻煩, 然後其實有一個可能性 到時候變成說 我乾脆讓他 殺到底然後很快拉起來, 就變成說大幅衰退 但是短期性 這也有點像我們2020年, 發生新冠疫情的時候 對 整個全球股市 然後經濟是立刻往下掉, 可是後來又大幅的V型的反彈 你知道為什麼大幅V型反彈嗎 聯準會出手啊, 對 那時候就是QE無上限嘛 對 然後就拉起來啊 所以乾脆讓它殺到下去以後, 大家覺得這樣完了完了 通膨拉不起來 炒不起來了 讓通膨的預期心理降溫之後, 然後再來出手 把它經濟拉起來 好所以這也是另外一種可能性 不過接下來我們就是要, 持續去觀察 聯準會的一些出手的動作 那現在呢其實大家也關注了,
拜登訪沙國能緩油價? 吳嘉隆道出關鍵
一個議題是油價 因為這一波為什麼高通膨 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油價, 如果油價能夠獲得 比較有效的舒緩的話 當然通膨的壓力, 比較沒有那麼大 那我們看到油價之前是130幾塊 最近是略有回檔 但其實百元以上的油價, 我覺得都是處於一個 高油價的一個狀況 所以請教老師的是 拜登7月份要去見, 沙烏地阿拉伯的領袖 你覺得這會對舒緩油價 有幫助嗎, 不過拉回到老師 剛剛特別提醒我們的是 經濟衰退極有可能已經 ing, 現在進行式 如果真的是現在進行式的話 那油價需求就沒有那麼多啦, 油價未來會慢慢的獲得 比較好的一些控制 溫和衰退阿, 油價未必收縮很多 我跟你講油價問題 這是個好問題 就是高通膨之後, 不是只有油價 但是幾乎一定有 油價這個角色 那油價的原因是叫 我講 簡單講, 民主黨一直在跟共和黨 有一個區別 石油業通常就是共和黨的, 這是共和黨 民主黨覺得 石油業者非我族類 民主黨有一個政策, 叫做清潔能源 綠色能源 所以它把頁岩油 頁岩氣那邊 給它約束起來, 然後呢因為清潔能源的關係 這些傳統的石油業者, 石化原料 石化業者 他們覺得石化的原油需求, 有不確定性 我不曉得電動車起來以後 原油的需求會怎麼走 可能會不好對不對, 可能沒那麼多 不確定的 對 所以因為綠色能源的關係 讓很多傳統的石油業者, 不再做產能跟維修的投資 這樣 ok 吧, 結果油價走高 傳統上不是會要讓產油國 增加產能嗎 對啊, 產油國這次告訴你 我沒辦法增加產能 原因就是綠色能源 所以是民主黨自己搞, 拜登搞的財政刺激 把需求拉高 然後他又搞綠色能源 美國自己不產頁岩油, 減低頁岩油、頁岩氣就算了 中東國家都不敢做產能 跟維修的投資嘛, 所以你現在油價高了 理論上可以增加產出 來賺一筆對不對 沒辦法 產能拉不起來, 因為綠色能源 打壓了石化業者的前景 展望不好 不確定性上升, 他們也沒有把握 將來電動車 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對油的需求到底會什麼影響, 因為這個不確定性 很多原油的產能 跟維修的投資砍下來, 所以其實對於 中東這些國家的領袖來說 他們也要去思考的是, 雖然現在油價在高檔 可是既然不確定性因素那麼多 我就不要大幅擴廠, 因為一旦大幅擴廠 需求又沒有那麼多 那我價格豈不是崩盤 對 所以你現在看出來, 為什麼油價走高 沒有逼出新的產能 原因在這裡 因為理論上油價走高以後, 石油輸出國只要增加產能 油價就下來了嘛 啊怎麼沒有下來 因為產能開不出來, 新產能開不出來 為什麼開不出來 綠色能源 歐洲跟美國都在推綠色能源, 結果中東國家看情況不妙 不敢像以前那樣 來做產能跟維修的投資, 這個有影響 好所以呢就是 這個部分 我們還是要持續看一下 未來油價的一個狀況, 那另外老師 其實這一題也是 我們剛剛略有談論到喔 就是以1994年那一次, 就是升息升這麼快的一個幅度 那次是升 一年左右升了12碼, 那股市的反應是 6個月之後呢 指數的表現 標普500指數的表現是, 還跌了2.5% 那12個月也就是1年之後 是小漲了2.4% 所以業界對股市的看法, 目前是比較不一樣 有人認為已經跌得差不多了 我們看到包括費半, 包括NASDAQ 都已經跌了3成多 然後這一波呢SNP500 也跌了2成之多, 其實算是滿扎實 滿典型的一個空頭市場 只是大家在討論的是, 到底跌完了沒有 如果你對照1994年的狀況是 好像是小跌小漲的一個格局, 可是今年的狀況 又跟1994年這次不太一樣 所以我們要怎麼解讀啊, 這個問題很複雜 你總是會提出一些 高難度的問題, 第一個 我們現在看這些數據 20世紀以前的幾乎不用看了,
Fed升息不用怕! 吳嘉隆:經濟展望好才敢升
為什麼 因為我們現在處的環境 是一個量化寬鬆的時代, 這個之前都沒有量化寬鬆 金融市場沒有被龐大的 寬鬆的資金來扭曲來干擾, 所以我們只要 應該優先看後面的 好 不過沒關係 我們現在看一下之後, 通常是這樣 在升息循環 這整個週期裡面 股市的確在 前面3分之1的時間是下跌, 可是後面是上漲的 所以整個中長期趨勢來看, 股市是隨著升息周期而走高 你升息我走高 為什麼 因為升息代表 通常啦, 景氣經濟展望很好 聯準會才敢升息, 結果你升個1碼2碼 我的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 是10碼20碼在增加, 完全可以付得起成本的 利息成本的上升 所以在升息中期的時候 前面大家恐慌一下 嚇一下, 後面其實是跟著趨勢 經濟增長的趨勢走高的 所以後半期是走高的, 前半期 一開始可能有一點慌亂 緊張害怕看不清楚, 這種慌亂緊張 通常是2個半月到3個月 就是在升息的前一陣子, 你去看那個94年那一次 也是一樣 還有最近2015年 全球股災也一樣, 重跌之後在底部盤整 2個月 2個半月, 2020年3月疫情爆發那一次 3月暴跌以後, 3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已經止跌 4月一路拉上去 到6月中旬的時候 已經拉回起跌點, 然後再創新高 所以現在的反應都比較快 基本原理是聯準會敢升息, 基本上是對經濟還是有把握 只是要對抗通膨嘛, 所以它可能會付出一點 經濟增長的代價 短期內 然後等到通膨穩住了以後, 它恢復刺激 經濟繼續往上走 所以這個概念你會看出來, 為什麼一些股市指標都是正的 那這個負的原因, 94年那個負的原因是因為 來得有點措手不及 後面也還是恢復正的成長, 也就是說 只要給你足夠的耐心 你有足夠耐心的話 這個升息帶來的, 股市衝擊會過去 等到通膨穩住了降下來了, 那個時候股市的反彈 也會很漂亮 不過就是 要耐得住性子啦, 要熬得過去 這就是吳老師前面講的 你要熬得過去 整個升息循環裡面, 中長期趨勢是跟升息 景氣跟著升息一路走高的 就是因為景氣好, 我才敢升息 因為我升息了 推動大家向上走, 然後到 前期是會下跌 可是後期的話 是因為升息代表的是, 獲利看好 所以獲利超過升息的 那個弧度, 理解 不過個股的狀況不太一樣 有些可能比較跌的 沒有那麼多, 就是相對抗跌 但有些股票呢 有些中小型股 它可能跌的幅度 就是比較驚人, 所以還是呼籲跟提醒大家 我們要做好資金的控管 然後這一張就不用講, 因為其實剛剛有談到 好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 這個議題 這個議題我覺得滿有意思的 我自己在看到這個, 相關的統計的時候呢 我就在思考一件事情 如果美國經濟衰退, 已經是發生了 那過去從1962年到現在, 每一次的經濟衰退的期間 就是灰色的這個柱狀圖 公債反而是逆勢走揚, 那當然今年以來 其實債券跌很多 債券的跌幅 也是滿驚人的, 至少都跌了20幾% 所以我想請教老師的是 我們看過去這幾次, 經濟衰退美國的這個 美債的殖利率往下走 每次都是往下走, 殖利率往下走 那就是表示它債券價格 是往上走 所以呢這個階段 我們是不是可以, 有一些思考的邏輯就是 慢慢針對一些美國的公債, 或者是相關的債券產品 去做一些布局呢 也許短線上面還沒跌完 可是按照歷史的經驗, 這些商品 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思考呢 它是這樣 衰退的時候大家避險需求上升, 所以去買公債 公債價格走高 殖利率隨之走低 所以你看從94年殖利率走低, 衰退以後殖利率走低 但是這次是對抗通膨優先, 不是對抗經濟衰退 所以在把通膨打下來之後 才談得上, 重新恢復經濟的刺激 所以短期內絕對是升息會 非常可能要升過頭, 到了大家想漲的都漲了 也沒有人再漲了, 就是我擔心 別人漲 我不漲不行對不對 大家會紛紛漲價 這個很糟糕嘛 叫做通膨預期心理, 會變成螺旋性上升嘛 而且還會帶動工資 這個很嚴重 物價漲了以後工資漲, 工資漲了以後又回來 變成成本上升 物價又再漲 所以現在短期內, 一定要先把 通膨的預期心理打下來 避免螺旋性上升 然後這樣的話, 所以你會看到 公債殖利率會一直走高 即使有衰退, 搞不好它還是要走高 然後一直到通膨降下來 然後才恢復正常說, 經濟有衰退 我們來刺激經濟 而不必再擔心通膨 所以估計短期內, 聯準會還是一樣 叫做不惜代價 壓下通膨 壓下通膨的預期心理, 如果股市跌就可以 它就股市跌一下 如果失業率上升可以 那就失業率上升一下, 如果還不行 讓經濟總量為溫和衰退 如果還不行, 不管了 大幅衰退也沒關係 因為有前例可循 伏爾克就是 讓美國經濟出現大幅衰退, 通膨整個降溫 用經濟衰退 來把通膨真的最後降溫 最後開始拉起來, 有 我記得我們針對這一段 上次有邀請老師 來幫大家做一些解說 所以請教老師最後一個, ending的一個問題就是說 換句話說 其實現在美債殖利率3%多, 極有可能繼續走高對不對 會來到4%以上嗎 應該會到5%啦, 至少到5% 因為我目前聽到業界的 普遍認知是 大概是4%左右 他們可能講的是明年, 好所以呢如果 美債殖利率 會再度衝高到4到5%以上的話, 我想相關的公債的產品 美債的產品 可能還會再跌一段啦, 當然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是 慢慢買慢慢布局 這也是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 好 我們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 非常謝謝吳老師 那同時也希望大家 可以跟我們留言分享 升息循環之下, 你的投資組合有受到影響嗎 以及你也覺得 如果美國經濟衰退的話, 你會加碼買哪些產品 或者是重新做哪些資產配置呢, 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們 也再度謝謝吳老師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多 我們真的學習到, 很多的相關知識 也感謝大家的收看 謝謝 我們下次見bye bye,
內容來源
影片名稱 | 美國經濟注定衰退 利率終將超越通膨 股市還有壓!鮑爾...加油好嗎?《鈔錢部署》盧燕俐 ft.吳嘉隆 20220630 |
---|---|
頻道名稱 | 華視優選–鈔錢部署 |
影片網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sNlOUQJrk |
影片 Meta | 觀看次數:39萬次 1 年前 【鈔錢部署💰】完整版 |
上傳日期 | 2022-06-30 |
影片類別 | Education |
影片描述 | 美股續跌也絆倒了台股,吳嘉隆老師說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會持續多久?錢要往哪裡擺,本集內容為您揭曉。#美國 #通膨 #經濟 #鮑爾 #美股🎤主持:理財專家 #盧燕俐🎤來賓:總體經濟學家 #吳嘉隆筆記在這邊👇👇👇00:00 節目開始03:44 外資為何狂賣台積電? 原因曝光...12:28 聯準會拋"經濟軟著陸" 有弦外之音!16:33 打通膨多套劇本 吳嘉隆:經濟恐已衰退中20:54 拜登訪沙國能緩油價? 吳嘉隆道出關鍵25:35 Fed升息不用怕! 吳嘉隆:經濟展望好才敢升------------------------------------------⏰每週二、四 晚上九點線上首播📽本節目錄製期間,全程遵守當期之防疫規定📽※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圖卡在粉專》http://pse.is/CTSF_FB節目的介紹》https://pse.is/CTS_MoneyFirstApple Podcast》https://pse.is/MoneyFirst_APGoogle Podcast》https://pse.is/MoneyFirst_GP |